皮革软度测试仪的多方面介绍
皮革作为服装、箱包、汽车内饰等领域的核心材料,其柔软度直接影响产品的舒适性、耐用性及市场竞争力。皮革软度测试仪通过模拟实际使用场景中的形变过程,量化评估皮革的柔软性能,为生产质量控制、材料研发及标准制定提供科学依据。本文将从测试原理、操作规范、技术要点及维护保养四个方面,系统解析皮革软度测试仪的核心应用价值。

一、测试原理
皮革软度测试仪的核心原理基于固定荷重下的形变测量。设备通过气动调节阀驱动负载销(总质量530±10g),以11.5±0.1mm的垂直行程压迫皮革表面,同时通过百分数显表(精度0.01mm)记录皮革的挠曲度。测试环孔径(如φ20mm、φ25mm、φ35mm)可根据皮革用途选择:φ35mm适用于鞋用皮革,模拟足部弯曲时的形变;φ25mm适用于沙发皮革,评估长期坐压下的柔软度保持性;φ20mm则用于高精度研发场景。
二、操作规范
1.环境与设备准备
环境控制:实验室温度需稳定在23±2℃,相对湿度60±5%,避免温度波动导致皮革含水率变化(含水率每变化1%,挠曲度可能偏移0.2mm)。
设备校准:
使用游标卡尺验证测试环内径(如φ35mm缩环标准值应为35.00±0.10mm),确保测试孔径符合标准。
将归零校准圆板置于测试座,下压压柄至锁定状态,调整刻度盘指针至“0”位,消除初始误差。
2.试样制备与夹持
试样要求:
整张皮革需测试至少3个不同部位,每个部位尺寸≥30×30mm;若试样不足整张,需保证3个独立试样。
试样表面应平整,无折痕、破损或涂层缺陷,避免影响形变测量。
夹持操作:
选择与测试目标匹配的测试环(如鞋用皮革选φ35mm)。
将试样置于测试座,先折弯压柄使探针完全上缩,再缓慢下压至锁定状态,确保试样与测试环边缘无滑动。
3.数据采集与分析
测试执行:
启动设备后,负载销以恒定速率压迫试样,刻度盘实时显示挠曲度值。
待指针稳定后(通常3-5秒),记录数值(精度至0.1mm)。
每个试样需测试3个不同点,相邻测试点间距≥15cm,避免局部变形干扰。
结果判定:
计算3次测试的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,数值越大表示皮革越柔软。
对比标准阈值(如鞋用皮革柔软度需≥5.0mm),判定材料是否达标。
三、技术要点
1.荷重一致性
气动调节阀需定期校验,确保负载销总质量稳定在530±10g范围内。若荷重偏差超过±2%,会导致挠曲度测量误差,影响柔软度分级。
2.测试环选择
不同孔径的测试环对应不同应用场景:
φ35mm:厚型鞋面革,模拟足部弯曲形变。
φ25mm:沙发用革,评估长期坐压柔软度。
φ20mm:高精度研发,检测材料微小形变差异。
3.试样状态控制
皮革含水率对柔软度影响显著。测试前需将试样置于标准环境(23℃/60%RH)中平衡24小时,确保含水率稳定。若试样含水率波动超过±2%,需重新平衡。
四、维护保养
1.日常清洁
每次测试后,用软布擦拭测试座、测试环及负载销,避免皮革碎屑残留导致划伤。
定期清理气动调节阀进气口,防止灰尘堵塞影响荷重精度。
2.定期校准
校准周期:每6个月进行一次全面校准,包括测试环内径、荷重及刻度盘精度。
校准方法:
使用标准砝码(530g)验证负载销质量。
用光学投影仪检测测试环孔径偏差。
通过标准试样(已知柔软度值)校验刻度盘读数。
3.长期存放
设备长期停用时,需涂覆防锈油于金属部件,并存放于干燥环境(相对湿度≤40%)。
重新启用前,需进行空载运行测试,确认设备无异常噪音或卡滞。






